扎根基层勇做“麦田里的守护者”--记2011届校友孙立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26浏览次数:2652

    

李白笔下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让我们领略了古时扬州的美,伫立扬州田埂上的他让我们见识扎根基层做当代“麦田里的守护者”的胆识。他就是现任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大彭村党总支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同时也是2014年江苏省以及扬州市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奖的获得者——孙立呈。
2011年孙立呈毕业于云开体育,毕业后曾在国企任职,也曾考取银行。然而他偏爱农村,响应国家号召,相信有志青年在农村也可以大有作为,立志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做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层层考核,当年7月他如愿以偿地来到基层做一名大学生村官。
    时光荏苒,转眼间在村官岗位工作已近四年。在工作期间有过失落和伤感,也有过喜悦和欢乐。曾有那么一瞬间让他产生过退缩的想法,但是领导悉心的照顾、同事热心的帮助和村民希冀的眼神很快将这想法彻底抹去。他逐步适应了农村的工作环境,完成角色转变沉下心来做“麦田里的守护者”。
工作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毛主席曾经说过“青年人到农村去,那里有广阔天地,一定可以大有作为。”大学生“村官”要真正让农民认可,让大家信服,突破口就在真抓实干,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一要肯干,那些舍不得出力、无所用心,又懒懒散散的干部,农民最反感;二要实干,不怕苦,不怕累,才能长出息;三要会干,能干出老百姓期盼的事。过了这“三关”,在老百姓心中就站稳了脚,事业也就越干越顺利了。
他2011年8月担任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永和村党总支副书记,通过自己的努力、领导的关心帮助、身边群众的认可,在2012年10月担任郭村镇大彭村村委会代主任,并在2013年底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身份虽然转变,但服务基层、群众的心未变。职务的提升,反而让他更加努力、全心地为百姓服务。孙立呈及村委会班子积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推进村级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认真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确保农村稳定和谐。
积极发展农村经济,立足村情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志士优势资源,推动回乡创业,使村级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老百姓收入不断增加。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科技入户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修建便民服务中心,开辟“一站式”服务室,为村民提供便捷服务;不断推进村组公路全面硬质化,对多条道路进行升级建造,更加方便村民出行;不断推进乡村亮化工程建设,让乡下人也有了“夜生活”;积极创建省级卫生村,开展“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并且顺利通过省、市、区的检查考核。
这些实事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创业篇:充当领头羊带领全村致富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有责任和义务去引领村民,创业致富。对此,孙立呈思路清晰、信心满满。
家庭农场开先河,向现代农业转变
2013年6月,孙立呈创立了江都区第一家集谷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于一体的大学生村官家庭农场——江都区鼎荣家庭农场。他认为:家庭农场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方式之一。有利于科学种田和农业的社会化,有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该农场共有粮食面积80亩、水产养殖面积43亩。而在此有个小插曲便是曾在在竞标中,43亩鱼塘“流标”了。“这43亩鱼塘就由我来承包吧,可不能让这片鱼塘荒废了。”孙立呈顶了上去。他说:“我老家一直有螃蟹和鳜鱼混养的做法,而且还挺赚钱。这边本来就很少有人搞螃蟹养殖,螃蟹和鳜鱼混养更是没有人搞过,我想为大家探个路,起个示范作用。”
目前家庭农场整体规划为河蟹养殖约60000只,同时套养2000尾鳜鱼;土地目前是小麦与水稻的种植,现已投资30万。预计年底进行二期扩建投资,将建立垂钓中心,并计划在河塘周边进行花木种植,同时流转10亩左右土地进行大棚蔬菜、水果种植,预计投资约30万。2014年河蟹养殖成本共109200元,销售额29万元,当年利润约8万元;谷物种植年总收益约在2500元/亩,成本约1500元/亩,利润共约8万元。
蚂蟥致富,积极发展养殖业
水蛭,俗名蚂蟥,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又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价格连年翻番。孙立呈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水蛭来源少光靠野生的水蛭已不能满足医药行业的需求,人工水蛭养殖大有发展前景。
于是,他先后多次去盐城、高邮、宝应,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学习水蛭养殖技术。通过市场分析和效益论证,2014年7月,他多方筹资,果断投入20万元,建设400平方米的水蛭养殖池一期工程。他说:“自己认准的事就一定去做;要做,就一定要用心做好。”工程建设期间,他很少回家。一门心思用在工地上。搞规划,做小工,不怕烈日曝晒,不顾蚊虫叮咬,一身泥、一身汗。曾有人担心他“细皮嫩肉,是个书生,吃不了这个苦”,然而,他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人们的疑虑,证明了自己的信心和能力。赢得了人们发自心底的称赞。
去年该项目水蛭收获成品约1800斤产干货约145公斤,当时市场价1100元/公斤,总出货价159000元,除去所有成本后每平米的水蛭养殖可带来约130元的纯收益;今年4月,他再投入50万元,将水蛭养殖池面积扩大到1900平方米,新建1500平方米养殖池已完工,预计今年纯利润可达25万。养殖场还吸收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到水蛭养殖季节,从初期繁殖、喂养、维护到后期捕捞、晒干,这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在他的示范行动引领下,目前,当地的水蛭养殖户已经增至9家,而他也是无偿的、耐心的指导每一个养殖户,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到每一户,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愿景:扎根基层带领村民致富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选择村官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既然选择了就要有勇气坚持下去,不管前面经历多少艰难困苦,他都会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未来有很多种可能,但对于孙立呈来说,扎根基层带领村民致富就是他对未来的期许。
对于水蛭养殖来说,孙立呈认为所有产业最大的利润环节并不是在初始生产上,最高利润环节在于对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上,所以下一步他将在水蛭养殖周期结束后,向有关专家和教授请教,对水蛭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属价值,提高水蛭养殖的经济效益。
对于家庭农场来说,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孙立呈将投资5、6万元发展山羊养殖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养殖;明年春季,将投资10万元种植花木,不断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打造出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农庄。他说:“我就是想通过我的示范,不断引进新的项目,增强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而且,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美化农村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一定能增加农民收入。”
《麦田里的守护者》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无畏地死去,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坚强地活着。或许正是这滴水穿石的平凡造就不凡。当身边的人老是问他以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的时候,他乐观的笑了笑说了一句简单的话:“风雨兼程地走下去。”